首页

双女主调教

时间:2025-05-26 06:16:38 作者:话剧《燕食记》用食物编织情感网络勾勒粤港百年风云 浏览量:19506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 应妮)“一蔬一饭见天地,一味一情写人生”。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话剧《燕食记》日前在京首演。这部以岭南饮食文化为脉络的作品,凭借对原著精神的悉心挖掘、年轻化戏剧表达的创新探索,以及对匠人精神与传承情怀的细腻诠释,重新编织了岭南饮食文化记忆的经纬。

话剧《燕食记》剧照。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根据作家葛亮同名小说改编的该剧,动人之处在于用食物编织起最朴素却真诚的情感网络。荣贻生在美食大赛最后的选择藏着严师背后的舐犊之情;陈五举与戴凤行在灶台前切磋厨艺的默契,是比爱情更深厚的知己之交;慧姑对贻生的关爱和守护,饱含了重情重义的坚守;茶楼里跑堂伙计与茶客间的寒暄,都浸润着街坊邻里间的温热人情味。结尾处多重时空下的师徒对话,更奏出一曲饱含暖意的时代回响,也让观众在蒸汽氤氲中看见自己——那些被快节奏生活稀释的爱情、邻里情、师徒情,都在舞台上的一炒一熬间,重新熬煮出浓郁的回甘。

话剧《燕食记》剧照。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面对原著庞杂且个性鲜明的角色体系,在编剧精简为30余个核心人物的改编后,15位演员以“丝滑换装+声线重塑”实现“一人千面”:前一幕还是清末茶楼里拖长腔吆喝的跑堂,转身便化作西装革履的现代食客,通过手势习惯与方言口音的精准切换,演员们“一赶多”演绎的茶客众生相,在碎片化场景中拼贴出完整的时代群像。30余个核心人物的演绎,让原著故事线得以相对完整地保留,让观众充分体会粤港百年变迁。

  以“90后”导演张肖为核心的年轻主创团队,以原著中的“美食大赛”作为全剧框架,巧妙填充进人物成长的脉络,让厚重的故事在插叙结构和幽默叙事中展开,呈现出张弛有度的节奏和轻盈的整体观感。美食大赛上,熟悉的TVB综艺感节目片场,4K即时拍摄技术精准捕捉演员面部表情细节,多媒体动画直观呈现原著中菜品的色香味,沉浸式观感令观众大呼过瘾。

话剧《燕食记》剧照。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作家葛亮表示,话剧《燕食记》的改编让他“如见故人”,不仅看到文字脱离书本活色生香地呈现于舞台上,还给自己提供了新的视角,感谢剧组用这样的方式让这些“亲人”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

  据悉,该剧首轮演出将持续至5月25日。(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十二部门:到2030年实现省级青训中心全覆盖

最美的茉莉花(暂名)》以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为依托,讲述了当代博士生林蔚然与台湾青年叶思博通过学术研究,走进三坊七巷探寻福州历史的故事。

【党外人士话复兴】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人生就是一场戏”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唯有深入基层接地气、知民心、了解国情世情,始终心系人民、讴歌人民,推出一批批“沾泥土”、“冒热气”、受欢迎的精品力作,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才能扩大影响力,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四川全省博物馆暑期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

近日,湖南湘潭,1200余名湘潭大学学生统一接受了湘潭市红十字会、湘潭大学校医院的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培训,增强青年人的应急救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据悉,作为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接下来,该校将分批次对全校4万余名师生开展急救技能培训,让同学们在他人需要的关键时刻“会救”更“敢救”。(徐志雄 方健)

台风“格美”将继续北上,强度逐渐减弱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亦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5周年。为此,由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与蒙达尔纪法中友好协会主办的“中法友缘:留法勤工俭学中的中国女性”纪念活动日前在法国蒙达尔纪举办。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如何深远影响中法关系?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馆长、蒙达尔纪法中友好协会会长王培文日前就此接受“东西问”专访。

王毅:坚持一中原则,就应该支持和平统一

杨宾: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拉之间便有了影视方面的交流互动。1984年,巴西电视剧《女奴》的播出开启了拉美引进剧的热潮,也为当时的中国观众留下了荧屏上最初的拉美记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